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七屆學術委員會五次會議順利召開
2022年3月14日,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七屆學術委員會五次會議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召開。楊元喜院士主任委員,周成虎院士、葛全勝研究員副主任委員,陳駿院士、崔鵬院士、傅伯杰院士、龔健雅院士、郭華東院士、郭仁忠院士、潘德爐院士、孫九林院士、唐華俊院士、葉嘉安院士、于貴瑞院士與會,科技部遙感中心王琦安主任,科技部基礎司基地處彎昭鋒副處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地理處熊巨華處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綜合處鄭袁明副處長,中科院科技發展促進局任小波處長,中科院重點實驗室處潘韜處長,實驗室依托單位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廖小罕書記、高星副所長參加了會議。本次會議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實驗室全體職工和學生線上參加會議。
會議由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楊元喜院士主持。會上,蘇奮振主任作年度及重組工作報告,裴韜研究員、何洪林研究員作學術報告。蘇奮振主任從實驗室發展規劃、科研部署、研究成果、學術交流與合作、團隊建設與人才培養、平臺建設等六個方面匯報了實驗室2021年的工作情況,并從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背景、國際科技趨勢、國家重大需求、重組定位使命、主要任務等方面進行了匯報。裴韜從地理大數據研究構想出發,介紹了實驗室地理大數據挖掘方向的工作進展。何洪林研究員從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關鍵過程模擬與預測研究方向出發,對生態系統科學的研究進展進行了詳細匯報。
與會學術委員和與會領導對實驗室工作報告進行了討論,對實驗室2021年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并重點圍繞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重組建設、創新合作、未來發展提出了指導性建議。學術委員會指出,實驗室在基礎研究方面成果顯著,在地理學方法創新和國民經濟重大應用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應抓住國家區域發展戰略需求,加強生態系統科學和地理信息科學的交叉融合,重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理信息的有機結合。主任委員楊元喜院士在會議的總結中,勉勵實驗室重組后再接再厲、開拓進取,再上新臺階,不斷提高實驗室在學科建設與發展中的引領作用。
(圖1:會議合影)
附件下載: